數據要素視角下的區(qū)塊鏈新機遇

夾谷建業(yè)愛搞笑
在一種利用區(qū)塊鏈技術滿足各參與方價值分配需求的前提下構建數據要素市場。所謂“韌性”,包括了具有統籌能力、協調能力、核心價值以及對于要素市場產生價值的分配能力,相較于第一種情況由第三方牽頭建設的市場不具有自上而下的。

區(qū)塊鏈技術的多中心化特性或許可以解決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根本性問題,一個多邊、隱私、平等、可控匿名、分配方式透明的交易市場。

長久以來,數據的交易問題一直十分敏感。從數據本身來看,它可以涵蓋我們生活與生產中的任何領域,小到菜市場的討價還價、大到國家運行的各個方向,數據的應用已經受到了社會各方的足夠重視。重視本身促進了數據行業(yè)的發(fā)展,但亦普遍出現了數據敝帚自身的現象。

數據是石油、數據是鉆石。在一次交流中,有一位朋友曾對筆者說,“目前我們運行的信息化系統中有大量的真實有效數據,那么相當于我們就是數據的所有者,我們不僅管理著這個數據的工廠,也擁有工廠加工數據過程中產生與沉淀的數據,我們擁有數據且對于數據有分配的權利,無論如何你們使用區(qū)塊鏈技術也好,其他技術也罷,把數據的所有權與分配權進行了再分配,形成共享網絡亦或是形成市場,那么我們不就從原本數據的擁有者變成了數據的保管者了嗎?”

這個問題直擊靈魂。如果已經不再擁有這些數據,那么數據創(chuàng)造的價值又與其有何關系呢?我們到底在革誰的命?

區(qū)塊鏈的魅力就在于其誕生時伴隨著“革命”。

有人說區(qū)塊鏈是對于數據互聯網演變?yōu)閮r值互聯網的革命;也有人說是對于以央行、商業(yè)銀行、保險為主的中心化金融的革命;更有人說是對于中心化的世界格局的革命......

360截圖16450626515344.png

圖片來源:699pic.com

從數據的角度,我們到底在革誰的命?革命,本義指變革天命,后詞義擴大,泛指重大革新,不限于政治。因古代認為天子受天命,故更替朝代,謂之革命。最早見于《周易·革卦·彖傳》:“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自古以來朝代的更替多是無產階級拿起手中的武器,去革有產階級的命,形成生產的再分配體系。那么,區(qū)塊鏈技術如果行革命之名又應該如何入手與應用呢?

多數人包括筆者在進行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時候,多是從數據的擁有者入手進行第一次迭代的思考,也就是幫助數據擁有者利用區(qū)塊鏈技術來構建一個數據交易市場,利用點對點的網絡形成數據互聯互通與元數據市場,進而一步通過智能合約形成交易體系再通過交易來對數據進行定價,最終形成數據要素市場。但是,如此“革命”實際上對于我們所游說的對象——數據擁有者并沒有太多的好處,他們掌握著關鍵的數據,稀缺性與封閉性導致了數據擁有者們可以通過數據實現自己的業(yè)務目的,通過數據交易進行變現絕大多數情況并不是數據擁有者的本職工作,并且由于數據隱私等問題進行這類工作對于數據擁有者來說往往弊大于利,那么必然會導致整個工作的失敗。

數據的“無產階級”到底是誰?到底如何發(fā)起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更為合適呢?筆者認為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條路是在目前沒有信息主管部門或者信息統籌能力較差的行業(yè)或地方,由某個信息化主管部門統籌建設“智慧城市”、“城市大腦”等頂層規(guī)劃的過程中,利用區(qū)塊鏈技術為底層構建聯通不同數據擁有部門的數據要素市場。這種模式主要利用信息化和數據化的大浪潮,使用區(qū)塊鏈技術進行數據資產的再分配,由希望進行數據改革的部門或委辦局牽頭統籌,在相關政策與制度的統籌輔助下,自上而下的完成數據要素市場的建設工作。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在符合行業(yè)一直以來對數據治理的思考與實踐,即以中國古代治理水患的方式去治理數據。

第二條路是由某一個具有“韌性”的第三方牽頭。在一種利用區(qū)塊鏈技術滿足各參與方價值分配需求的前提下構建數據要素市場。所謂“韌性”,包括了具有統籌能力、協調能力、核心價值以及對于要素市場產生價值的分配能力,相較于第一種情況由第三方牽頭建設的市場不具有自上而下的。由外部所賦予的統籌協調能力,相應的也就更需要牽頭方具有一些軟實力。這種模式更像是一場無產階級的“革命”。

那么在思考的第二次迭代中,我們發(fā)現從數據擁有者的角度入手去建設數據要素市場的邏輯并不能夠成立,所以,前文提到的第二條路也就是目前可以看到的唯一出路。

THEEND

最新評論(評論僅代表用戶觀點)

更多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