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AI芯片創(chuàng)企想挑戰(zhàn)英偉達,它們能成功嗎?

小刀
受到AI浪潮的刺激,英偉達市值沖至2萬億美元。5月22日英偉達公布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期內英偉達營收260.4億美元,同比增長262%;凈利148.8億美元,同比增長628%。

本文來自極客網,作者/小刀。

科幻小說《沙丘》中有這樣一句話:“誰控制了GPU,誰就控制了宇宙。”在今天的科技世界,如果哪家企業(yè)想在AI領域有所見樹,就要購買英偉達GPU。

分析師們喋喋不休,將追逐AI夢想的企業(yè)分成兩類,也就是“GPU-rich”和“GPU-poor”,前者擁有大量GPU,后者沒有多少。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科技企業(yè)的老板們紛紛炫耀,說自己囤了多少GPU。

受到AI浪潮的刺激,英偉達市值沖至2萬億美元。5月22日英偉達公布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期內英偉達營收260.4億美元,同比增長262%;凈利148.8億美元,同比增長628%。

640 (1).png

那么,能不能拋開GPU設計AI專用芯片?當然可以,這也是許多大小企業(yè)正在做的,它們想挑戰(zhàn)英偉達。

英偉達主導的GPU也有缺陷

從本質上講,CPU是一件事一件事接著處理,GPU不一樣,它擁有幾千個處理引擎(或者叫Core),可以在同一時間處理幾千個簡單的任務。當GPU運行AI大模型時,相當于同時運行幾千個相同任務的副本。搞清楚如何重寫在GPU上運行的AI代碼是核心問題,正是因為大家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導致AI突飛猛進。

但GPU也有缺陷,當數據來回移動時GPU的處理速度不夠快?,F代AI大模型運行時往往需要大量GPU和大量存儲芯片,它們相互連接在一起。數據在GPU和存儲芯片間移動越快,性能越好。當研究人員訓練大型AI模型時,一些GPU內核會閑置,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等待數據。

640 (1).png

加州創(chuàng)業(yè)公司Cerebras創(chuàng)始人Andrew Feldman解釋說,等待數據如同購物節(jié)來臨時購物者在生鮮店門前排隊。他說:“每個人都在排隊,停車場堵了,通道堵了,收銀臺也堵了,GPU與此類似。”

怎么辦?Cerebras將90萬個內核和海量內存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龐大的整體。如此一來,多塊芯片的連接復雜性降低,中間的數據移動速度加快。內核在芯片上連接在一起,運行速度比獨立GPU組合快幾百倍,因為連接更緊密,能耗比英偉達產品降低一半。

Groq來自加州山景城,它選擇的路徑有些不同。它也在開發(fā)AI芯片,名叫語言處理單元(LPU),可以訓練、運行大語言模型(LLM)。芯片內有存儲元件,同時芯片又有路由功能,在相互連接的LPU間傳輸數據。搭配智能路由軟件,它可以消除延遲,降低數據等待時間。獨特的設計大大提升了效率和速度,Groq稱它們的LPU運行LLM時速度比現有系統(tǒng)快10倍。

來自加州的MatX公司反向操作,它認為,GPU內包括各種功能和電路,這些組件適合圖形處理,但在LLM領域沒有用。MatX將不必要組件剔除,當芯片執(zhí)行一些任務時性能反而會更好。

還有很多企業(yè)也在默默努力,比如以色列Hailo,它于今年4月融資1.2億美元;多倫多Taalas,美國Tenstorrent,它們用開源RISC V架構開發(fā)AI芯片;英國企業(yè)Graphcore,它早早就進了場,但失敗了,現在考慮賣身給軟銀。

科技巨頭也在開發(fā)自己的AI芯片,比如谷歌、亞馬遜、Meta和微軟,它們也開發(fā)了面向云端AI的定制芯片。AMD、英特爾直接與英偉達競爭,已經擁有GPU AI芯片。

挑戰(zhàn)英偉達壟斷地位不容易

新手們挑戰(zhàn)霸主勇氣可嘉,但它們可能太激進,走得太遠了。

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家Christos Kozyrakis表示,設計一款芯片需要2-3年,考慮到AI大模型正在快速進化,2-3年是很漫長的時間。

創(chuàng)業(yè)公司如果想成功,最好是抓住機會,提前為未來模型設計芯片,芯片的性能比英偉達的一些GPU更好,那樣就能找到突破口。但選擇這條路風險也很大,企業(yè)為未來模型設計專用芯片,最終可能發(fā)現下錯的注。

MatX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Reiner Pope認為他們看到了未來,最新的狀態(tài)空間模型漸漸流行,MatX完全可以適配。Cerebras創(chuàng)始人Andrew Feldman認為,現代AI本質上還是“稀疏線性代數(sparse linear algebra),他們開發(fā)的芯片可以快速適應。

挑戰(zhàn)英偉達還有一個障礙,那就是軟件層。CUDA實際上已經成為行業(yè)標準,雖然用起來繁瑣,但它的標準地位難以撼動。

640 (1).png

Christos Kozyrakis認為,軟件為王,在這方面英偉達優(yōu)勢明顯,畢竟它已經花了多年時間打磨軟件生態(tài)系統(tǒng)。AI芯片創(chuàng)業(yè)公司如果想成功,必須說服程序員為新芯片優(yōu)化程序。企業(yè)要提供軟件工具,還要提供兼容的主流機器學習框架。問題在于,優(yōu)化軟件,讓它適配新架構,這項工作既困難又復雜。

AI芯片的客戶比較簡單,一類是大模型開發(fā)者,比如OpenAI、Anthropic、Mistral,還有就是科技巨頭,比如亞馬遜、微軟、Meta、谷歌。它們有興趣收購優(yōu)秀的AI芯片創(chuàng)業(yè)公司,奪取技術,增強自身競爭力。芯片創(chuàng)業(yè)公司可以放棄與英偉達競爭,努力賣身給上述兩類企業(yè)。

MatX的目標很遠大,它想將芯片賣給OpenAI、谷歌之類的企業(yè),當然賣身也可以考慮。MatX稱:“對于多種退出方式我們都是歡迎的,但我們還是認為,作為一家獨立公司,業(yè)務是可以持續(xù)的。”Cerebras則說它準備上市。

總體來看,雖然有許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試圖挑戰(zhàn)英偉達,但至今還沒有哪家能造成威脅,一切還有待時間驗證。(小刀)

THEEND

最新評論(評論僅代表用戶觀點)

更多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