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達7600億規(guī)模下,中國芯片設備行業(yè)開始自我“內卷”

林志佳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強調,產業(yè)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

本文來自鈦媒體(www.tmtpost.com),作者 | 林志佳。

20241002230408612.jpg

半導體設備企業(yè)展示的晶圓樣品(圖片來源:鈦媒體App編輯林志佳拍攝)

近年來,為了擺脫被西方用自身科技成果而“卡脖子”阻礙發(fā)展的情況,尤其是中國無法獲得進口芯片光刻機設備,中國一直在努力實現芯片自主化。然而,當前中國本土芯片技術不斷突破的同時,市場也面臨部分“惡性競爭”。

9月下旬舉行的第十二屆半導體設備與核心部件展示會(CSEAC 2024)上,國內芯片設備龍頭盛美半導體董事長王暉怒批“惡性競爭”與無良設備翻新,他強調,只有尊重彼此的知識產權,才能有效防止低價內卷,鼓勵創(chuàng)新成就中國創(chuàng)造。

“現在中國半導體設備公司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就是低毛利和‘內卷’。如果大家都是40%的毛利,其中10%是研發(fā)投入,但如果這種毛利再低下來,企業(yè)不能給有自己研發(fā)的數據、IT流程,客戶也覺得這個沒有創(chuàng)新,設備便宜不對,你便宜了我們怎么才能有研發(fā),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怎么做,而且創(chuàng)新我說了你不投錢是沒有的,不可能創(chuàng)新。第二個,沒有毛利自我研發(fā),很多公司很難把自己降低(撐)到設備(銷售)階段。”王暉表示。

ef1024147adecc9c0aa10af82decc886cc6bac0f_1400_688.jpg

王暉強調,如果買了一臺舊設備,翻新出N臺設備,就是違反中國知識產權法,這種非法“翻新”和“抄襲”絕不是創(chuàng)新,絕不能成就一家偉大的半導體設備公司。同時,侵權設備生產的芯片銷往海外有被起訴的法律風險。

而與此同時,中國芯片設備領域目前正面臨美國出口管制的限制。今年9月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yè)與安全局(BIS)宣布加大對量子計算、芯片制造等先進技術出口管制,荷蘭隨后同步宣布跟進上述管制措施,進一步擴大對芯片光刻機的管制范圍,光刻機巨頭ASML此后要先取得許可,才可以向中國客戶提供各項服務。

一面突破美國出口管制,中國不斷發(fā)展芯片本土化,另一面本土市場面臨內卷“價格戰(zhàn)”、翻新、抄襲、高薪搶人等“惡性競爭”問題,這成為當前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面臨的真實寫照。

一位半導體行業(yè)人士張甬(化名)向鈦媒體App坦言,某為和部分中小芯片設備企業(yè)高薪搶人才,并且低價翻新抄襲,不斷蠶食中微半導體、盛美半導體等頭部本土芯片設備公司份額,所以不得不讓掌門人親自下場談這一行業(yè)問題。

本土芯片設備行業(yè)正患上美國出口管制帶來的“后遺癥”。

全球芯片需求旺盛,2024年芯片設備規(guī)模高達7600億

半導體設備廠商“內卷”競爭的背后,主要是需求、供給、人才和經濟大環(huán)境所導致的。

首先是供給。

在AI、量子計算、5G等技術應用需求推動下,全球芯片需求旺盛,行業(yè)正處于新一輪擴張階段。據國際半導體產業(yè)協(xié)會(SEMI)統(tǒng)計,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從2023年的5269億美元增長16%,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6112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guī)模將進一步增長12.5%,達到6874億美元。

SEMI預測,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行業(yè)將迎來兩個1萬億:全球半導體和代工市場銷售額將達到1萬億美金,同時芯片晶體管數量也達到1萬億個。

d40a907e30ff8e6fa1c3c9a5ebe3d6b9e248e729_1400_688.jpg

受此影響,存儲、代工、制造設備等芯片產業(yè)鏈上下游都將迎來新一輪升溫。SEMI等機構預計,2024年,包括存儲芯片在內的半導體業(yè)務將達6500億美元;代工業(yè)務將達1500億美元;原設備制造商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全球總銷售額預計將達10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89.73億元),同比增長3.4%。

在下游需求增加下,全球晶圓廠設備銷售額也不斷增加。據SEMI統(tǒng)計,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同比增長4%,達到268億美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總額532億美元,顯示出芯片設備市場已恢復增長態(tài)勢。

美國半導體行業(yè)協(xié)會(SIA)日前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8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531億美元,與2023年8月的440億美元相比增長20.6%,比2024年7月的513億美元增長3.5%。從地區(qū)來看,美洲、中國、亞太及其他地區(qū)和日本的銷售額均實現同比增長。AI的強勁需求,正在持續(xù)推升芯片景氣周期。

SEMI預計,2024年全球12英寸晶圓廠設備支出增加4%至993億美元,2025年將增長24%至1232億美元,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2027年將增長至1408億美元。因此,2024年至2027年,全球將有5380億美元投資于晶圓廠設備,與2020年至2023年相比,將增加48%(1740億美元)。而中國位列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前三大區(qū)域之一。

很顯然,全球芯片需求強勁,半導體設備市場也會呈現逐步增長態(tài)勢,因此,芯片企業(yè)需大量購買光刻、沉積、刻蝕、計量、清潔等大量半導體專用設備以及服務,這種需求不會減少。然而,伴隨著半導體設備市場高速增長,問題也會出現。

從供給側來看,國內晶圓廠對于國產“不斷改進”的設備迅速應用的意愿不強,海外芯片巨頭們仍是半導體設備的核心客戶。

據統(tǒng)計,近年來,三星,臺積電,英特爾三家半導體資本支出占比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超過55%,全球前五大晶圓廠臺積電、三星、英特爾、聯電等累計資本支出占近70%。因此,中國大陸的晶圓廠對于半導體設備的需求不到8%,而且很多都仍依賴于荷蘭ASML,美國應用材料、科磊(KLA)和泛林集團,以及日本東電TEL(Tokyo Electron)的設備和服務。

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泛林集團和科磊最新公布的季度財報顯示,中國大陸市場貢獻了各公司約44%的營收。而對日本TEL和荷蘭ASML來說占比更高,TEL 6月份當季49.9%的收入來自中國大陸,ASML則有49%的收入來自中國大陸。

所以,很多國產半導體設備初創(chuàng)公司不得不受制于大環(huán)境選擇低價、翻新等“內卷”形式,以價格換銷售額的“增長”。比如,有些廠商的設備價格是競品的40%、性能則是競品60%的這種形式打進市場當中,毛利低于30%,盡管整個產品力差一些,但價格低、強制國產化率等因素,使得小型的晶圓廠選擇采購,這對于渴望用創(chuàng)新技術能力的國內半導體設備頭部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打擊”。

最后就是人才。

據中國半導體協(xié)會預測,2022年中國芯片專業(yè)人才缺口將超過25萬人,而到2025年,這一缺口將擴大至30萬人。當前國內芯片人才總量不足,高端人才匱乏,半導體行業(yè)“搶人”大戰(zhàn)愈演愈烈,企業(yè)面臨的人才競爭壓力日趨提升,人才招聘難度大。

805cb7bcb659ebb4b579dba87383a9907d499d4d_1400_718.jpg

在半導體設備領域,人才成本越來越高。以中微為例,一個資深射頻工程師和工藝工程師的月薪最高達40000元,年薪就要超過60萬元。而同時,受制于美國出口管制和商務部相關規(guī)定,中微難以從ASML、應用材料、科磊(KLA)這些外企找資深的外籍員工,因此,半導體設備領域的資深人才稀缺還貴,加上整個大環(huán)境不佳,留住現有人才是更為緊迫的事情。

同行情況也是如此。有行業(yè)人士向鈦媒體App透露,一些初創(chuàng)企業(yè)很難到美國頭部公司挖優(yōu)秀人才,就把手伸向了中微、北方華創(chuàng)、盛美、拓荊這些本土半導體設備領域頭部公司內部人員,某為甚至以3倍的薪水挖頂尖人才,這對于培養(yǎng)多年人才的中微、盛美來說變得“更痛苦”,研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不得不“被動”下降。

總結來看,全球芯片需求旺盛,市場前景廣闊。然而,國內企業(yè)在美國禁令下,一面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做先進芯片設備努力賣臺積電、三星、日月光等大廠,但另一面卻不斷惡性內卷競爭,低價、搶人、翻新......未能讓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王暉強調,如果“內卷”是“卷”新的差異化技術,滿足下一代技術產品的技術挑戰(zhàn),潛心研發(fā)屬于自己的核心專利技術,這是良性“內卷”,是值得鼓勵的,享受在專利法保護下的20年高毛利時間,在中國市場驗證及推廣后,可以坦蕩走向全球市場。

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加速,部分產品已達100%

半導體設備是半導體產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fā)展水平和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著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和競爭力。

“縱觀半導體發(fā)展歷史,能排在TOP5或者TOP10的公司,每家都是靠自己的研發(fā)成長,而不是靠翻新別人設備做大做強。我們公司有18個律師,每天都在工程師身邊,如果工程師有什么新發(fā)明都要看一看沒有侵權,是否是自己的發(fā)明。我認為AI的出現驅使了又一波半導體技術革命,中間會隱藏很多機會,中國的半導體設備廠商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在核心技術上要做差異化創(chuàng)新。”王暉表示。

從數據看,從2008到2023年,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呈現高速發(fā)展勢態(tài),而且國產化在加速。中國國際招標網數據統(tǒng)計,2023年半導體國產設備中標國產率達到46.4%,當前下游晶圓制造廠商也傾向于更多地采用國產半導體設備。

20241010015651370.jpg

整體來說,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前景還是廣闊的,過去5年,設備國產化率從3%增長到如今的8.5%。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大陸是今年上半年唯一一個芯片制造設備支出同比繼續(xù)增加的區(qū)域。

不過,雖然數十年來中國大陸投入了大量資金,但他們仍無法破解半導體的難題——先進的光刻設備。美國《芯片法案》和出口管制已經影響著半導體產業(yè)鏈發(fā)展。

今年9月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yè)與安全局(BIS)宣布加大對量子計算、芯片制造等先進技術出口管制,共計133頁,荷蘭隨后同步宣布跟進上述管制措施,進一步擴大對芯片光刻機的管制范圍,光刻機巨頭ASML此后要先取得許可,才可以向中國客戶提供各項服務。

然而,上述消息發(fā)出幾天后,工信部官方微信公眾號“工信微報”卻悄悄推送一則簽發(fā)關于印發(f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24年版)》通知文件,引發(fā)市場關注。文件提到“電子專用裝備”第一項“集成電路生產裝備”明確推薦國產氟化氪(KrF)光刻機和氟化氬(ArF)光刻機技術設備,并標明波長為193nm(納米)、分辨率≤65nm、套刻≤8nm,被認為是中國DUV芯片光刻設備已突破技術封鎖。

受此影響,芯片股大漲15天以上。

就在10月9日,A股、港股半導體板塊集體反攻,截至收盤,中芯國際A股大漲16.53%,成交金額達282.55億元;海光信息、寒武紀、華海清科、珂瑪科技、龍圖光罩、鼎龍股份等多只芯片股股價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港股宏光半導體一度大漲超35%。

站在當前時點,中信證券表示,建議重視半導體板塊機會,受益政策支持、周期反轉、增量創(chuàng)新、國產化多方面利好帶動,有望迎來估值重塑。

有多位行業(yè)人士對鈦媒體App表示,雖然從短期來說,中國的芯片制造設備與國際領先供應商仍然存在客觀差距,但從長期來講,上述技術突破可能會帶動本土芯片供應鏈的興起。

據《人民日報》10月8日報道,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強調,產業(yè)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加快提升產業(yè)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牢牢把握發(fā)展自主權。健全強化重點產業(yè)鏈發(fā)展的體制機制。實施制造業(yè)重點產業(yè)鏈高質量發(fā)展行動,集中優(yōu)質資源,抓緊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yè)鏈供應鏈。深入實施產業(yè)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完善鏈主企業(yè)和用戶企業(yè)“雙牽頭”攻關模式,全鏈條推進技術攻關和成果應用。完善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應用政策,促進創(chuàng)新產品規(guī)模應用和迭代升級。

THEEND

最新評論(評論僅代表用戶觀點)

更多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