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的野心,誰買單?

一家芯片公司對一個新興市場會抱有多大的熱情?答案當然是無限大,沒有任何一家半導體公司會停下研發(fā)的腳步,在高新技術領域,沒有創(chuàng)新,那就意味著慢性死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行業(yè)觀察”,作者/邵逸琦。

一家芯片公司對一個新興市場會抱有多大的熱情?

答案當然是無限大,沒有任何一家半導體公司會停下研發(fā)的腳步,在高新技術領域,沒有創(chuàng)新,那就意味著慢性死亡。

而對于英偉達、英特爾和AMD這樣的業(yè)界翹楚,更是在不斷探索前行的路上。

近日,路透社援引未透露姓名的消息來源報道稱,英偉達已悄然開始設計基于Arm架構的CPU,專門用于運行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其表示,這項開發(fā)是微軟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一旦微軟與高通的排他性協(xié)議明年到期后,微軟就會在更多基于Arm的系統(tǒng)上推出Windows系統(tǒng)。

此外,AMD也計劃制造基于Arm的PC芯片,它和英偉達的芯片預計將在2025年左右上市。

1.png

財務和戰(zhàn)略咨詢公司D2D Advisory首席執(zhí)行官杰伊?戈德伯格(Jay Goldberg)表示:“微軟從90年代學到,他們不想再次依賴英特爾,他們不想依賴單一供應商。如果Arm真的在PC(芯片)領域起飛,他們永遠不會讓高通成為唯一供應商。”

事實上,英偉達從發(fā)展之初,就是微軟的鐵桿盟友,從DirectX到初代Xbox游戲主機,兩家早已站在了同一戰(zhàn)線,如今AI市場風云迭起,微軟和Open AI還在源源不斷地從英偉達這里購買海量的A100與H100顯卡。

而英偉達也不是第一次與Arm產生交集,兩家攜手多次,英偉達更是在2020年嘗試收購Arm,雖然最終宣告失敗,但兩家依舊保持著非同一般的關系。

即便如此,英偉達想要在PC處理器上分得一杯羹,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寄予厚望的Tegra

把時間回溯到2008年,大部分普通人都已經觸及計算機新的發(fā)展趨勢,即所謂的電腦運算正朝著更視覺化的方向發(fā)展,GPU作為一種平行運算引擎,在執(zhí)行視覺軟件(如圖像、視頻和照片等應用軟件)上特別有效,而日新月異的游戲更是不斷發(fā)掘著GPU的潛力,GPU的時代以無可爭議的姿態(tài)降臨了。

在這場競爭中,英偉達無疑是占盡了先進,但英偉達CEO黃仁勛顯然不會滿足于一個PC顯卡市場,他的野心昭然若揭,就是和處理器市場的龍頭老大英特爾來一場正面對決,其中的關鍵,就是新興的移動互聯(lián)網與精簡指令集架構Arm。

2008年2月,英偉達在MWC上正式公布了全新的移動處理器APX 2500,這是一款和微軟共同開發(fā)、面向下一代Windows Mobile手機的處理器,黃仁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追求更高的運算性能和更大的記憶空間已經落伍了,現(xiàn)在的極簡派PC風潮,正是APX 2500系統(tǒng)單芯片瞄準的市場。他預言,未來的電腦必須薄得像紙,所有東西都集中在小小的芯片上。

同年6月,英偉達又公布了Tegra 600和Tegra 650兩款處理器,并將APX2500也納入了Tegra這個移動處理器的品牌之中,兩款芯片都可以用超過40 FPS的速率運行Quake 3等大型游戲,芯片組的大小僅為英特爾Atom的1/10,一次充電可以實現(xiàn)130小時的音頻播放或30小時的高清視頻播放。

1.png

而在2009年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信心滿滿的黃仁勛陳述了他有關GPU運算時代到來的觀點。他認為,CPU-GPU協(xié)同運算的模式將是未來計算機行業(yè)的大趨勢,而“蘋果就是這一趨勢的先行者”,“從MacBook Pro到MacBook Air都內置GPU”,MacBook Air在同時擁有CPU和NVIDIA GeForce 9400M GPU后,其性能和能效都有了顯著提升,“用正確的工具做正確的任務才是最有效率的”。

而他也絲毫不掩飾對于CPU市場的野心,直接對分析師表示,Tegra這款主要針對智能手機和掌上上網設備、上網本市場,基于ARM架構并內置GeForce圖形核心的處理器“在未來幾年內,就會占據NVIDIA業(yè)務的半壁江山,而另外一半才會留給專業(yè)產品線(Tesla、Quadro)與消費產品線(GeForce)瓜分。”

可以說被寄予厚望的Tegra系列是英偉達面向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最強利器,在黃仁勛眼里,隨著手機、平板、上網本的發(fā)展,這些圖形性能強勁的處理器就能分得最大一杯羹。

不過前面提到的幾款Tegra系列處理器可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Windows Mobile系統(tǒng)生態(tài)遠不如隔壁的iOS和Android來的風光,僅僅兩三年后就在市場份額上輸給了后兩者,這也讓英偉達嘗到了失敗的苦果。

2010年5月的財報會議上,黃仁勛也不得不承認英偉達在移動市場的失利,他表示,第一代Tegra發(fā)布時,由于剛剛進入這一領域經驗不足,英偉達決定把注意力放在一套操作系統(tǒng)上,于是就有了和微軟的合作,Zune HD就是他們合作的成果。而在第二代Tegra產品中,英偉達打算擴展視野,Android是一種全新的選擇。

1.png

黃仁勛稱:“現(xiàn)在iPhone已經樹立了一個標桿,而iPhone 4G也即將到來,還有iPad這樣公認具有革命性的產品。整個移動市場的水平已經相當高,他們(Google)需要一款處理器來追趕蘋果A4。他們需要一款能比A4做的更好的處理器來爭奪市場領先地位。”因此,第二代Tegra和Android 3.0走到了一起。

2011年1月,英偉達正式推出了第二代Tegra芯片即Tegra 2,這一代芯片用上了臺積電最新的40nm工藝,內置兩顆頻率為1GHz的ARM Cortex-A9核心,配備GeForce架構的雙核GPU,同時還搭載了英偉達自研的音頻解碼核心與視頻編碼處理單元。

憑借著不俗的GPU性能,外加強大的多媒體處理能力,Tegra 2在移動市場一炮而紅,根據Strategy Analytics數據,截至2011年9月,Tegra 2在全球安卓平板市場拿下了34.4%的市場份額,并且出貨量還在提升。2012年8月,英偉達更是在財報中強調,隨著平板電腦的普及,Tegra的銷售額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英偉達的ARM芯片往事

Tegra 2市場表現(xiàn)尚可,野心勃勃的英偉達也趁著這股勢頭,對處理器市場發(fā)起了全面的進攻。2011年3月,黃仁勛在CES上宣布了所謂的丹佛計劃,他表示,英偉達有幾百個工程師在研究CPU,至今已有三年半左右的時間,這一計劃的戰(zhàn)略目標就是將ARM架構芯片拓展到移動計算領域之外。

他舉例說明,英偉達正在與ARM合作研發(fā)下一代64位的處理器,以便讓所有的計算設備都能使用該芯片處理架構,未來還可能會把ARM處理器運用到PC電腦中,并保留ARM處理器的節(jié)能性,英偉達打造的全新的PC電腦將比現(xiàn)在的PC電腦具有更低的能耗和相同(或更高)的性能。

是不是非常熟悉?12年前英偉達就打過這番主意,如今打造所謂ARM處理器,完全算不得什么新鮮事,不過是往事重演罷了。

巧的是,在這一年,微軟也宣布,下一代Windows也即Win8將會采取ARM架構,新平臺的縮寫為WOA(Windows On ARM),它將ARM架構作為PC家族的一員,放在和x86以及64bit架構同等的地位上。

微軟希望在Win8官方發(fā)售時,WOA PC和x86 PC能夠同步上市,其中ARM芯片將會由英偉達、高通和德州儀器制造,并且采用同樣的架構以確保能夠正常運行同樣的應用程序,微軟官方也表示,WOA PC將會消費者帶來“絕佳的體驗”,從登錄到使用IE的硬件加速功能,用戶幾乎不會感覺到和Intel/AMD PC的差異。

在WOA中,已經推出Tegra系列的英偉達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黃仁勛更是在CES給公司加油打氣:“直到現(xiàn)在,人們終于明白了,我們的CPU戰(zhàn)略真的就是ARM,我們將移動設備中的ARM一直帶到了超級電腦上,”他言語中不乏興奮和激動,“ARM現(xiàn)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深度滲透到移動設備、PC電腦、服務器和超級電腦中的CPU,我們希望,在未來三四年內,我們能讓移動市場的業(yè)績變成今天PC電腦業(yè)績的100倍,這就是英偉達3.0戰(zhàn)略。”

2011年11月,英偉達發(fā)布了Tegra 2的繼任者Tegra 3處理器,不僅搭載全球首款四核ARM Cortex A9 CPU,還有升級過后的12核GeForce GPU,根據英偉達的宣傳,該處理器圖形性能最高可達Tegra 2的3倍,功耗卻比后者低61%。

1.png

這款處理器的性能可以說是秒天秒地秒空氣,把蘋果、高通和三星等廠商統(tǒng)統(tǒng)掃落一邊,在部分人看來,上一代Tegra 2只是在平板市場小試牛刀,Tegra 3不光可以在平板上施以拳腳,在手機和PC領域同樣會擁有強大的競爭力。

但事實恐怕并非如此,Tegra 3的紙面性能確實了得,但實際應用起來卻是兩碼事,由于沒有關于基帶方面的技術積累,導致用了Tegra 3的平板只能用WiFi,這對于英偉達的主戰(zhàn)場——北美來說是致命的,因為隔壁的高通和蘋果都支持了蜂窩網絡,兩相對比之下,選了英偉達處理器的平板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就被大大削弱了。

面對這一點,英偉達并不是熟視無睹,它早在2011年5月,就以4.357億美元的現(xiàn)金收購了英國基帶公司Icera。

不過由于業(yè)務整合尚需時間,Tegra 3顯然是用不上自家的基帶了,作為緊急補救措施的一部分,英偉達還在2012年2月,宣布與瑞薩電子(前NEC半導體部門)和GCT半導體合作,為Tegra 3帶來下一代LTE基帶,即后續(xù)的Tegra 3+處理器。

但平板市場表現(xiàn)并不像Tegra 2時那樣喜人了,一窩蜂的電腦廠商都跑來做安卓平板,導致了貨物積壓,當Tegra 3平板上市時,動輒499美元的價格在初期并沒有很好的銷量,直到后續(xù)199美元的版本出現(xiàn),在內存上狠砍一刀,才正式打開了Tegra 3的銷量。

在2013年消費電子展上,英偉達推出了全新Tegra 4處理器,在它們的宣傳中,這是世界上最快的移動處理器,其圖形處理器性能是Tegra 3的六倍,而且與前代產品不同的是,它還兼容了LTE,通過選配芯片組,Tegra 4可支持全球4G LTE網絡。

不過此時Tegra 4早已沒有什么性能優(yōu)勢了,在不同版本的小米3性能對比中,Tegra 4的圖形性能就遠不如隔壁高通驍龍800的Adreno 330,而且這顆處理器的發(fā)熱尤其嚴重,英偉達在自家的Shield平板上都上了主動散熱,那些沒有加強散熱的平板和手機即便是限制了主頻,也到了燙手的級別。

至于好不容易加上了基帶的Tegra 4i,也可以用乏善可陳來形容,高通都已經把基帶集成到一塊芯片里了,英偉達還在搞什么外置基帶,發(fā)熱功耗都遠超隔壁,隨著Tegra的優(yōu)勢不再,之前如膠似漆的廠商們紛紛叛逃。

1.png

可能你會說,英偉達之前不是搞過199美元大甩賣嗎?直接把Tegra 4平板賣到149美元甚至99美元怎么樣,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只要價格夠低,消費者和廠商應該會買賬的。

這時候就不得不提黃仁勛和英偉達整個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了,與硅谷的許多企業(yè)類似,英偉達這樣的無晶圓半導體公司,追求的并不是什么薄利多銷,而是從創(chuàng)辦之初就瞄準了利潤豐厚的中高端市場,簡而言之就是要賺更多錢,利潤是它和蘋果、高通、英特爾等公司維系發(fā)展的最重要動力,一旦利潤減少,就會陷入到沒錢研發(fā)——產品技術落后——市場份額下跌的惡性循環(huán)。

Tegra 3的降價不過是權宜之計,想讓英偉達一直賣廉價芯片顯然是不可能的,況且此時東亞的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已經崛起,聯(lián)發(fā)科和展銳躍躍欲試,真要拼性價比,恐怕英偉達也未必能討得到好。

中高端不如高通,性價比市場拼不過東亞公司,英偉達陷入了一個兩難境地,但前期的投資已經灑了出去,此時回頭已經太晚,后續(xù)英偉達又推出了Tegra K1,市場表現(xiàn)比Tegra 4還差,僅剩寥寥數家平板廠商愿意用這顆紙面性能也不亮眼的處理器了。

2014年6月,黃仁勛采訪中心不甘情不愿地承認,公司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發(fā)展未達到預期,未來Tegra業(yè)務重點就是機頂盒和汽車市場。

當然這里還有個問題,英偉達的3.0戰(zhàn)略呢?不是要進軍PC電腦、服務器和超級電腦嗎?怎么感覺夸下??诤缶蜎]了聲響呢?

答案出在了微軟這位“好隊友”身上,WOA后面變成了Windows RT,只能運行Windows Store內的應用,跟標準的Windows不相互兼容的它只用了兩三年就走向了滅亡,順手拉上了Win8作為陪葬,英偉達的Tegra處理器倒是用在了微軟自家的Surface RT平板上,但實際銷量恐怕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連移動市場都沒成功的英偉達,想在被宣告死亡的Windows RT中有所建樹,和天方夜譚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誰來為英偉達的野心買單?

Tegra的慘敗,讓黃仁勛耿耿于懷,甚至在臺灣大學的演講里還要單獨提一嘴,而Orin芯片雖然在新能源車企里頗受歡迎,但也抵不過手機PC這樣龐大的市場。

英偉達如今卷土重來,大概率是不會繼續(xù)使用Tegra這個名字了,但如今的情況,并不比當初Tegra 4那會樂觀多少,Arm處理器市場早已被瓜分完畢,幾個廠商早已圈定了自己的目標市場,而高通和微軟花了五六年都沒做成的Windows Arm生態(tài),英偉達進場又能有多少起色呢?

這也導致了許多人并不看好英偉達這一舉動。在季度財報會議上,英特爾首席執(zhí)行官帕特里克?基辛格(Patrick Gelsinger)就用了一句話回應了AMD和英偉達推出ARM兼容PC處理器的報道:“我們認真地對待所有競爭對手,但也從公司發(fā)展歷史出發(fā),我認為這些ARM PC處理器不會大賣。”

大賣or慘淡收場,誰也給不了定論,但很明確的是,一定會有人為英偉達的野心買單,要么是如今在AI里順風順水的黃仁勛,要么就是努力打造IDM 2.0戰(zhàn)略的基辛格。

而ARM PC處理器能否再度攪動風雨,我們拭目以待。

THEEND

最新評論(評論僅代表用戶觀點)

更多
暫無評論